第2024卷 第1期-睿客网下载链接
2023年2月24日、私たちの愛するSCA-自さんは、8年の時を経て、名作『サクラノ詩 -櫻の森の上を舞う-』の続編『サクラノ刻 -櫻の森の下を歩む-』を世に送り出した。 『サクラノ詩』の半端な余韻を残す終わり方とは対照的に、SCA-自さんは『サクラノ刻』でシリーズの本筋を直接終わらせることを選んだ。 後に発売された『サクラノ響』は、『デイトーク』の後日談的なタイトルだと言われているが、それはまた後日。 2023年初頭に生肉をかじってもう一度『サクラノ刻』を体験した私は、2024年に民生中国語版が発売されるとすぐに本作を再体験し、感慨深げに古巣を再訪したので、大規模な続編となった『サクラノ刻』の感想を記事に残した。 全体的に『サクラノ刻』は秀作であり、日常描写も前作に比べれば格段に進歩しているのだが、『サクラノ詩』と『サクラノ刻』の主人公である草薙健一郎と草薙直哉のストーリーラインを時系列で駆け足で追っていくと、「出だしはいいが、後が悪い」という印象を受ける。良いところは、健一郎の人生と直也が教師として在職する前の部分の筋立てが優れているという点で前面に出ており、悪いところは、直也が教師として在職した後、ハートの鐘のセリフ以降の筋立てが圧倒的であるという点で後方にある。 結局はキャラクター設定の問題である。 具体的な分析は記事の中で紹介しよう。
在2023年2月24日,我们敬爱的SCA-自先生时隔8年,向世人呈现了佳作《樱之诗》的续作《樱之刻》。相比于《樱之诗》半留白式的结尾,SCA-自选择直接在《樱之刻》结束了这一系列的主要剧情。据说后面发售的《樱之响》会是一个类似于后日谈的作品,不过那是之后的事情了。在2023年年初啃着生肉体验完一遍《樱之刻》之后,我在2024年民间汉化发布的时候就立刻重新体验了这部作品,重游故地感慨颇多,故留下一篇文章谈一谈我对于《樱之刻》这部大型续作的看法。总体上来说,《樱之刻》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它的日常描写相比于前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如果将《樱之诗》和《樱之刻》中两代主人公,草薙健一郎和草薙直哉的故事线按时间捋清楚,却会有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虎头在前,是因此健一郎的一生和直哉任教之前部分的剧情都是出彩的;而蛇尾在后,是因为直哉任教之后,在心铃线之后的剧情安排,是让人不太满意的。说到底,是人物形象塑造的问题。具体的分析,我会在文章中呈现。
回首2023年,全年似乎也没有太多值得说道的全新作品出现,更多优质的作品以续作和冷饭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像是海豹社的《アマカノ2+》,紫社的《ハピメア REGRET END》(好吧幸福噩梦确实是块裹脚布,真是够绕的,还没有汉化,得嗯啃生肉,真是头疼),调色板社的《ましろ色シンスォニー -Love is pure white- Remake for FHD》和《ましろ色シンスォニー SANA EDITION》(我不允许有人没听过《雪は何色》)等等。而新作则更多是以毁誉参半或者平平无奇的形式出现,像是Frontwing的《Ginka》,其实这一作我没打,该会社的前作《ATRI -My Dear Moments》倒是体验过了,感觉也就是剧情及格的好看画风作品,听说最近也是惨遭动画化,还是花田十辉安排的剧本,只能说祝它好运。在听说《GINKA》还不如atri的时候,我对这个新作也不抱什么太大期待了。对于颜艺社的新作《コイバナ恋愛》,我个人感觉是颜艺社在进行了两部超脱常理的整活作品之后回归之前校园喜剧的恋爱作品,但是基友的恋爱剧情占据了较大篇幅的共通线,让人感觉有些喧宾夺主,或许是我在体验galgame的时候常常代入男主去体验剧情吧,就感觉这部作品的体验就很鸡肋,让我不得不复习借恋和寄宿之恋来找回打颜艺社游戏时的轻松感。平平无奇的代表则是柚子社的新作《天使☆騒々 RE-BOOT!》,就,很柚子社的作品,打完之后除了夏和小成功把我俘虏之外,没有给我留下一点印象。好吧其实我完全没有去体验柚子社的这部新作,夏和小是通过本间心铃这个角色把我俘虏的。不过回顾2022年,貌似业界也不是很景气,只能说业界药丸。
环比完同年的其他作品,大概了解了《樱之刻》的竞争对手是哪些作品之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它的前作《樱之诗》。正如用“Mon Panache!”,即第四章的标题概括《樱之刻》的游玩感受,其前作《樱之诗》游玩之后我的感受便是“若他是虚无的话,那么虚无本身即是如此”。这是这部作品op开头就显示的一句话,也是节选自宫泽贤治的《春与修罗·序》。在整个游戏游玩结束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空虚的感觉,就好像做完了一个美好的梦,虚无缥缈,在春天的樱花树下开始,又在那片樱花树之下结束。主要是第四、五章剧情持续发展至高潮,前面剧情中出现的人物,御樱稟,冰川里奈等等,都在圭的离世之后离开了直哉,飞走的燕子,将前几章剧情构成美好绚丽的梦泡冲破,而在第六章却并不结束,为的是承接刻的剧情,给人一种“故事还没有结束”的感觉,更像是梦醒之后,坦然面对新的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樱之诗》给我一种如梦似幻的体验。相比之下,《樱之刻》的剧情,很难说能给我带来像《樱之诗》第四章健一郎和水菜的惊世爱情和第五章圭之死时震撼与惊艳的感觉,更多的是顺水推舟,偶尔有点起伏的剧情。就算是第四章圭身世的自述,第五章绘画对决,最后梦水与画布相接触,在众人面前展开一幅画卷,也就给人一种:“果然是这样啊”的感受,很难再给我带来内心的触动。不过又说回来,和诗相比,刻确实无法给我带来那么震撼的感觉;但是作为续作,它确实做到了让樱花之森中弓张学院的这段故事平稳地收尾,也算是一种成功吧。
评分点 | 评价 |
---|---|
人设: | 新美术部人员整得挺好的,扶她自(即SCA-自,下文统称扶她自)愣是一条线不给,无语 |
色情程度: | 心铃hs还是可以的,但是塞了扶她自私货;鸟谷和蓝的hs很难评 |
推荐程度: | 不如《樱之诗》,但是高于一般作品,还是值得体验的 |
剧情架构: | 不算难受,各个章节讲的内容挺明确的 |
配乐: | 还是松本文纪,op没有《樱之诗》的那么惊艳,但也还是不错,游戏配乐也都很好听 |
本作主要讲述的是《樱之诗》第六章之后的故事,也就是草薙直哉在成为弓张学院美术教师之后的故事。按照扶她自自己的说法,就是“蓝和直哉走下梦浮坂之后的故事”。
当然,在此之前,扶她自先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对于鸟谷静流,这个在《樱之诗》中只出现几次名字的角色进行了描写,讲述了她在成为奇美拉老板之前的故事,主要是围绕一个赝品《雪景鹊图》花瓶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她带着我们见证了学生时代中村丽华的趾高气昂到中村家失势被迫嫁到本间家后的不甘与愤怒;见证了纱希和真琴想用尽手段让圭回归到鸟谷家而非身处中村家,却被圭拒绝;见证了静流在纽约和健一郎的相遇与对话,对于真物和赝品的讨论。
之后便是直哉和新一代美术部成员之间的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制作新一学年美术部海报的过程。这一部分在接上《樱之诗》结尾部分的新美术部成员的同时,大致对比出了她们各自的绘画实力,并引出本间心铃这个本作新添加的角色,同时长山香奈也在这一章中登场。
接下来第三章,分为共通线与个人线。其中共通线主要讲述的是直哉在海堤边和心铃相遇,后在恩田放哉的安排之下前去心铃所在的学校圣鲁昂学校代课,并与心铃产生了更多的交集。更多的交集就意味着矛盾不可避免,主要的矛盾则是恩田宁与本间心铃之间的矛盾,并在放哉的引导之下二人进行绘画比试。在这里会分成两个路线:心铃线和真琴线。心铃线部分则是讲述在比试之后,宁接受心铃的指导,绘画出了在FIRST展上获奖的作品。在这之后心铃与美术部的众人关系逐渐融洽,直哉和心铃的感情也逐渐升温,在通过本间礼次郎,即心铃的父亲的考验之后,最后以心铃转学至弓张学院收尾。而真琴线则更多是围绕之前静流制作出的《雪景鹊图》花瓶的故事。这一部分真琴的出场不多,反而是静流、丽华和纱希在剧情中更常出现。与天才们相比,此线是凡人的故事。憧憬满月而不得,在艺术面前逃避的她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停止追逐的她,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凡人的小小幸福。
第四章则是圭的回忆,讲述了圭在和直哉相认之前,在中村家中独自绘画的故事,然后他与草薙健一郎相遇,与夏目蓝相遇,与草薙直哉相遇,与本间心铃相遇,直至车祸发生当天。
第五章主要讲述的是在中村家的《樱六相图》为赝品的事情被放哉传出去后,直哉不得不参加摩尔展,展演却因为一系列原因转变成为了绘画对决。在这个对决中,隐藏身份很久的冰川里奈也是终于现身了,并和长山香奈之间进行了绘画对决。而直哉则是在和心铃、香奈对决获胜之后,发现放哉把自己准备的画作几近烧毁。即便如此,他依然一笔又一笔地将梦水涂在画布之上,最后在和御樱稟对决的时候,为观众们展现了一幅梦幻般的画作。
第六章则是一个收尾,在和御樱稟的对决最终还是落败,直哉也背负上了巨额的贷款,但是这对于直哉来说显然不是很有所谓。同时官宣了蓝和直哉的爱情,交代了一下本作其他人物后续的生活情况:坂本先生和稟成为了弓张学院的老师;咲崎和奈津子以秘书和会计的身份回到了弓张学院;真琴和香奈成了同事,考虑着采访和赚钱的事情;里奈和优美在伯奇神社,两人的恋人关系在铃莱的帮助下得以被承认,也就是个大团圆解决,可喜可贺。
第一章贼雀,讲述的静流的故事。这部分的故事讲述还是很不错的,不仅塑造起了静流的人物形象,也将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又梳理了一遍,包括蓝、丽华、圭、真琴、纱希和静流之间的关系。当然,这部分主要的故事还是围绕静流和丽华展开的,同时把碧绯的概念引出。不过静流和健一郎也是见过了,怎么说呢,不愧是奉献与收集的艺术家,草薙这父子两个都是魅魔体质,不过确实是有魅力,不论是临摹奥林匹亚救下水菜和蓝,还是创作樱六相图,真的是人格魅力爆棚。整体来说静流部分的剧情我体验还是很不错的,不过画面的分辨率提升以及画师画工的提升功不可没。
本篇开始讲述的是静流还在弓张学院时期的故事,那时她沉迷于陶艺,在老师吉泽绿寺的指导之下制作自己的陶艺作品。与此同时,同为学校掌权家族的子女,她并不怎么在乎自己在学校中的特权,相比之下,中村丽华则是滥用权力的代表。两人关系在前期还是相当好的,丽华曾说因为见识过很多真品,自己有一双能分辨真物与伪物的眼睛,并期待静流成为知名的陶艺家。而在后来,鸟谷家推翻了中村家在弓张学院的统治,让丽华曾经在学校中的地位不复存在,同时也让丽华憎恨鸟谷家族,自然对于曾是好友,但属于鸟谷家族的静流没有什么好脸色。
毕业之后,静流在纱希的家中看见了账簿,从而产生了伪造花瓶从而将圭救出的想法。在纱希的帮助之下,静流去利摩日潜心学习一年,并在三个月之后制作出了赝品花瓶,却与真品并无二致。在和丽华再次见面之后,静流将这个作为朋友费赠送给了丽华。本以为见惯了真物的丽华会立刻认出花瓶是赝品,没想到丽华一口咬定这就是真品,这使得静流反而陷入了沉思:何为真物,何为赝品。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她在纱希的介绍之下去纽约面见了草薙健一郎,并和他讲述了自己的苦恼。虽然健一郎一眼就认出了赝品,但是在听完故事之后,认同作品中蕴含的艺术之美,也解开了静流的心结。因此,尽管在收回花瓶时,丽华不吝以最恶毒的词汇咒骂静流,但是静流依然坚持自己收回花瓶的决定。
这一章的标题是《贼鹊序曲》,对应的是罗西尼创作的第二十一部歌剧《贼鹊序曲》,其讲述的是这部歌剧的剧情围绕着一把银匙的下落和作为小偷的一只喜鹊而展开,描写了一个美貌的少女被误判绞刑而最后获释,以及她的父亲同时被赦免的故事。扶她自借助这个歌剧的内容,映射到作品剧情之中,并对于真物与伪物,“纯粹美”与“依存美”进行讨论。就客观事实而言,花瓶确实是赝品,是静流为了赎回圭和修复丽华的关系而制作的赝品。但是对于丽华而言,在家族失势,自己被迫嫁去本间家,为了讨好他人而终日谄媚。落差巨大如此,对于她而言,静流为她而制作的这个花瓶是这虚假的社交,虚假的环境,虚假的生活中唯一得见的真物。因此丽华在得知真相后,仍坚称其为真物,认为是为了救赎自己这些年所忍受苦难而生的真物。这使得静流非常痛苦,因为她的作品得到的评价和自己本身的出发点之间是矛盾的,因此她选择去拜见一流的欺诈师——草薙健一郎。而健一郎给出的评价是:
三流ならば”リモージュ焼き”と言うだろう
二流の鑑定眼ならば、これは”良く出来た贋作”と呼ぶだろう
だが、本物の鑑定眼を持つ者ならば、これを”逸品の現代陶瓷器”と呼ぶだろう。そんな奇妙な花瓶がこの雪景鵲図花瓶だ
赝品中是否蕴含着艺术性的美?是否蕴含着另一种层面的真物?为了欺诈而大费周章,在作品中花费的心血和时间,对于现在的丽华,这就是难得的真物。美和真物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存在,这就是草薙一家一直所相信的美学,也是扶她自向读者传达的美学。
之后便是新美术部的剧情。这部分感觉主要作用就是引出心铃这个人物,也把香奈、真琴等诗里面老角色引出,以及对于校长纱希的现形象进行一定的补充。整体日常感觉优于诗中美术部的日常,讲述的是制作迎新海报的制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直哉看到了冰川露莉窝出众的绘画技术,以及恩田宁对于颜料的执著。后来在弓张窑的地方遇见了本间心铃,这是二人的初次相见。二人浅浅交谈之后便分别了,之后则是新美术部参观展览会的绘画,最后驻足在夏目圭的《向日葵》之前,直哉的内心喃喃自语: “圭,我先走一步”。他的脚步,本就未曾停歇,以教师的身份。
本章的标题取自1874年6月穆索尔斯基写下钢琴组曲《展览会之画》,灵感来自于一次画作展览会,会上的作品是由穆索尔斯基一位已逝世的朋友维克托·阿里山大罗维奇·哈特曼所画。这部分说实话,没啥好说的,毕竟都是others(不是)。这也是我对于刻评价较低的一个原因。新美术部里的人物可以说是,一个人物形象都没树立起来,只是给各个人物贴上了一些标签。可以看出来扶她自这部作品的重点并不在这个新美术部上,后面的剧情当然也是这么体现的。当然啦,在采访扶她自的时候,他曾说过:“刻将会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分支个人线,最大程度地聚焦于主线剧情”。他确实做到了,但是需要为这样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那就是新美术部以及很多前作角色的形象塑造缺失。在心铃和宁的绘画对决之后,或者说在直哉去找恩田放哉理论之后,整个新美术部就基本上再也没提及。一直到最后的最后,成员们都毕业了,有的成为校长秘书,有的成为画家之后,才在活动室碰面,然后简单写了几句。
诚然,在通关游戏之后,我能感受到这部作品人物塑造的重点在于圭。不难看出,刻的整部作品花费了很多的笔墨在圭的身上。第一章静流的故事,第二章展览会之画,第三章心铃线在打完这部作品再回头看,都有为第四章做铺垫的感觉。第四章整一章更是以圭的视角,讲述了自己的过去,和直哉的相遇,和心铃的相遇。第五章绘画对决更是直接摆出向日葵。我明白圭对于直哉而言的重要性,对于这部作品的重要性,但是其他在前作出现过的人物,还没来得及深入讲述故事的人物,就这样放弃,是否有些过分?
到了第三章,属于刻的故事开始正式拉开序幕。开头便是直哉和心铃的再次相遇,不过是在海边堤坝上。二人的相遇,春天的海滩,远处海天相接,白云从地平线上腾空蔓延,配上海浪声与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然后是那张斜向视角的CG(在剧情简介部分放出的fig.2,从樱之刻原版发售之时至今依然是我的电脑桌面壁纸),少女飘逸的长发,深邃的眼睛,以及那句“天空和大海对我一个人来说太过辽阔了。如果您不介意,能与我一同欣赏吗”,紧接着说起鱼鹰,“在它美丽的身形和声音面前,不需要无意义的修饰”,这不仅仅是心铃对鱼鹰的评价,也是主人公对眼前少女的影响。在无声的半小时看海之后,心铃搭上直哉的摩托车回家,伴随着大声的摇滚乐,景色在身旁不断流动,那一“刻”美妙之极,却稍纵即逝。
回到弓张学院之后,直哉收到了代替圣鲁昂学校美术老师上课的消息,后来得知这是恩田放哉在背后安排所致。直哉在某天从圣鲁昂学校回弓张时,在奇美拉吃饭碰见校长纱希与圭的母亲恩田雾乃,了解了本间心铃是丽华的女儿,也意识到了宁对于心铃的憎恨。之后在小酒馆与片贝吃饭时遇见长山香奈,并在聊天中得知恩田宁有四色视觉的才能。心铃和宁的矛盾一直无法调解,最终在心铃归还直哉丢在圣鲁昂学院的画笔时与宁撞见,二人矛盾一触即发。于是,直哉前往宫崎绘画学校,与放哉展开了一段长时间的谈论,而最后的结果以约定宁和心铃的对决而告终。
第三章共通线的重头戏便是直哉和放哉的对峙,即对于《荒山之夜》的讨论。其中章节标题《荒山之夜》为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其构思出自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小说《圣约翰之夜》中对巫婆安息日的描写。在作品中,放哉首先运用《荒山之夜》中的故事,向直哉发难。在《荒山之夜》中,恶魔诱惑佃户佩图罗不断发掘埋藏于地下的宝藏,佩图罗挖得满手是血却始终无法触及。恶魔便诱惑佃户佩图罗杀死雇主的孩子,来获取宝藏。在其看来,无论如何挖掘也无法得到的财宝,唯有以致死量的鲜血才能换取。
通过故事的比喻,放哉想要传达的是,天才们虽然才能胜过凡人,却也不及艺术的怪物。这些怪物随手作出的成就,一般的天才或许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差距便是如此悬殊。但正因如此,有才之人看到了怪物的才能与美,为了追逐他们,天才为之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与心血,只有致死量的鲜血才能见到至高的“美”。而直哉则更加强调画家所能寻得的美,更加依赖于自身在作品中倾注的心血,而非仅仅是作品本身。
这一段二人的讨论着实看得让人比较头大,尤其是背景音乐一直在循环穆索尔斯基的《Night on Bald Mountain》,让人很难能静下心去看超级长篇幅的哲学辩论。在参考了很多其他b站大佬写的解析,以及重温一遍这段剧情之后,大概可以得知:直哉所坚持的美,正如诗中和稟草地谈话时的观点一致,是“弱小的神”,所产生的的美是“依存美”,依然站立在这片大地之上,需要和他人产生共鸣之时刻才会产生的美(这里建议阅读收录于《樱之刻》第二本FanBook的短篇小说,其中直哉和母亲水菜的对话。可以说是水菜对于直哉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放哉所强调的美是“强大的神”,对应的美是超验的,无需其他要素就存在于此,,是形而上的“三位一体”美神——将世界的真实封印于画作中的艺术。二人争论的观点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具体内容请移步作品亲自体验。
之后便是宁和心铃的绘画对决,本文并不打算对于具体的个人线进行讨论。绘画比赛的结果自然是宁失败了,这里扶她自利用心铃,表达出宁无法胜过心铃的原因:其一为沉湎于形式的艺术是空洞的,而空缺的部分需要用舍弃一切其他天赋,经历非人的痛苦,寻找“美的本质”的勇气来填充,而不是“空虚的话语”,正如心铃所说“徒劳的闲语只会使身体混独,混浊的身体只会生出如烟雾般的话语。但是艺术是不需要多余口舌的,只有被磨亮的意义才会浮现”。其二则是天赋上的差距,这是努力无法填补的。可悲的是,这个结论是后验的,没有人能够在取得成就之前笃定此人的天赋如何。而努力就起到发掘天赋的作用,因此也不能否决努力的作用。正如扶她自的推上(罕见地)发出的一条正常推文:“努力は人を裏切るけど、それは不合理だけど、故に信用出来る。みんな頑張れ”,也许这就是扶她自在这部分想传达的一些观点吧。
好了,到了第四章了,是刻最核心的一章,也是我体感剧情最好的一章。这一整章都从圭的视角出发,讲述自己从小在中村家绘画,在自己的画被健一郎(又是你)看之后推荐进入宫崎绘画学校学习绘画,再到自己和直哉相遇之后,放弃一切地绘画。在被蓝/健一郎从出租房拉到夏目宅邸之后,与健一郎的相遇,与蓝的相遇,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再到后来和心铃的相遇,将心铃收为徒弟,将自己的绘画哲学传达给她。
在这一部分,值得品味的是圭和健一郎探讨绘画的方式,从而衍生出种种的讨论。圭在遇见直哉之后抛弃一切追逐直哉,觉得肉体是碍事的,作画只需要精神就可以了。这一观点却被健一郎无情地否定了,并引申出“经验的我”与“超验的我”之间的讨论。在这段讨论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超验的我”会被经验所同一化,即“我=镜子+反射产生现象=(我的)世界”,因此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会成为作者,这就是艺术的价值所在。这一段与第二本FanBook的短篇小说中直哉和母亲水菜的闲聊内容有些相似。绘画和言语,都是在向周围的人分享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而当其他人感同身受的时候,在那个时刻,你就和那个人成为了一体。正如健一郎所说:“绘画中并没有神经元”,“绘画不过是颜料,看到它的人所感觉的东西,只是脑中发生的现象而已”,“但是,与此同时,那也是画者和观者的神经细胞的激发”,“因此,肉体不是精神的奴隶;同时,精神也不是肉体的奴隶”,“画既是用精神画的,也是用肉体画的”。在这段讨论之后,两个人进行了一场绘画游戏,正如诗里面吹和直哉在泳池底一样。在绘画之后,二人生活了一段时间,骑车在田地中听摇滚乐。如果说直哉在圭虚无的终点设置了一个目标,那健一郎和蓝则是为他构筑好了道路。因此在这之后,圭便义无反顾,全力向着巅峰冲刺。
夏目圭,苦修与舍弃的艺术家,他的人生在与直哉相遇,和与健一郎相遇之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向日葵”,是提到夏目圭就绕不开的意向,向阳而怒放。不论是草薙直哉,还是草薙健一郎,他们的人格魅力过于耀眼,是“奉献与收集的艺术家”。正如香奈所说,直哉是天才和俗人的集合体,这样的神是弱小的神。而正是弱小的神,才能站立在大地之上,创作出超越世界界限的绘画,像快乐王子一样散播着自己才能来帮助身边的人,“真正的天才使人忘记才能”。这样耀眼,敦促着圭不停地朝向这光芒奔跑。正如心铃所说“在虚无的尽头发现了美”,这是心铃形容自己和圭相遇的感受,显然这也是圭与直哉和健一郎相遇的感受。圭在和健一郎骑摩托、听摇滚、看风景的时候,发现了美。这一段剧情比较电波,却又很点题。流动的风景和音乐不断在大脑中进了又出,美妙的每个时刻编织成为诗歌,美从中而生。让我想起来樱之诗里面所提到的《春与修罗·序》:
我并没有在风景之前
风景也并没有在我之前
追着追着便消失不见
轻纱笼罩的世界在消失
从第四章的结尾来看,整个第四章可以说就是圭车祸之后的走马灯。但是和健一郎去世之前一样,“今晚,就在之前,我梦见了死亡。令人感到奇妙的是,那是我幸福活着的瞬间”。这就是夏目圭,在虚无的尽头发现了美,之前一直追逐草薙直哉,在直哉封笔之后更加拼命地奔跑,拉上直哉一起,也要去见证美之巅峰的景色。正如两人的誓言“杯子里什么都没装。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创造出能装满这个容器的艺术。所以,举杯吧”!这就是名为夏目圭的艺术家的心气,也是他传达给心铃的心气,Mon Panache!
在第四章的对比之下,第五章就有点……小丑。第五章从草薙直哉为了不让中村家负债累累,决定参加摩尔展,却之后演变成绘画对决。绘画对决只能说……扶她自你开心就好。让一帮前作角色露个脸,香奈赢了又赢,里奈输了又输,唉。从开头直哉作画途中,放哉突然看见类似于稟的千年樱现象的时候,再加上静流大费周章开卡车运送东西,这时直哉的颜料里面应该就用上碧绯的土了。从结尾来看,这些土的功用和伯奇之泪,千年樱之雨相似。
抛开剧情的跳脱以及有些难绷的小燕子众生相,第五章扶她自想写的是什么?说实话,我确实没怎么读懂。但是单从直哉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话,这一段建议观看b站大佬tazi_zzZ的专栏文章《【樱之刻研究】第五章的 “逻辑崩坏”,«刻»中的哲学,<诗vs.刻>》,主要涉及几个问题的讨论:其一,那幅黑色的画究竟想要传达什么;其二,在乌合之众的舞台秀上,用奇迹的魔法与圭做出最后告别,合适吗;其三,关于刻与刻和诗之间对比的讨论。综合另一篇文章,来自b站大佬蚍蜉渡海___的文章《樱之刻——光阴流转为诗歌》,本文再次粗略地总结一下:对于曾经瞬间令人感到震撼的美,由于“此花性”,已然无法再度重现,这也就是为什么直哉在临摹圭的向日葵的时候,会感觉离圭越来越远——“此花性”不可复刻,这是客观的事实。因此,直哉放弃完全复刻圭的向日葵,而是将自己的情感糅合进去,利用梦水以及釉料,将本无法融入绘画中的情感在短时间内融合进去,“承认标本的蝴蝶已经死去,能够让蝴蝶的标本再次起飞。承认美妙的瞬间的明灭性,能够让瞬间的美妙奏成诗篇”。至于其他角色在此处出场的意义,尤其是心铃和里奈,我想大概就是随便找个本作的人物垫一下吧。
这一章除了蓝线之外,我觉得角色塑造最好的是香奈。香奈也是诗和刻里面反转很大的角色了,从诗的稟线里坏女人,到诗第五章和圭一起帮助直哉再次奔跑起来,再到刻里面战胜里奈之后和直哉绘画对决,有如神助,千年樱降临在身边。很难说香奈是一个没有才华的人,但是在如此众多的天才面前也是黯然失色。但是,她并没有放弃,不断向着那樱之艺术家前进,哪怕不择手段,哪怕破坏《樱花的足迹》,哪怕在绘画对决里用上机械的辅助,不顾身体极限,也要再靠近一些,弱者有弱者获胜的方式,这就是凡人的光芒。就像圭、心铃这样的天才艺术家一样,香奈同样有自己在艺术上的坚持,也就是她自己的心意气。这也就是为什么我选择“Mon Panache!”作为总结刻的一句话。在这部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一个角色都有自己在艺术、生活上的心意气:丽华对于真物的辨别,静流对于陶艺和赝品的态度;蓝对于亲近之人的关心;心铃、圭、直哉、香奈等人在绘画上观念的坚持。正是这些角色的心意气交织在这片名为弓张的土地之上,才演绎出了诗和刻这样美丽的故事。
至于第六章,就是一个大团圆结局收个尾,没啥好说的。本作出现的角色都露个面,有些人成为了弓张学院的老师(不过说回来,这个学院这届的老师有点水平太高了吧,一个日本国内绘画高手,一个国际绘画大神,就离谱),有些人成为了校长秘书,有些人在想着法子赚钱。直哉则是和蓝老师成家,还生下来一个女儿,但是感觉很难有后续的剧情了。听说樱之响是类似于FD的形式,还有新岛夕写剧本,我不好说。
刻确实给诗做到了平稳地降落,但是这也意味着很难再给我带来游玩诗时候的感动了。诗的第三章,里奈线中丝柏的意向;第四章健一郎和水菜的往事;第五章圭的离去;第六章也让我感受到“踩着拍子,握手吧”,这样长篇幅高潮迭起的剧情,怎能让我忘怀。对比之下,刻的剧情除了开头静流的部分让我眼前一亮,第四章圭的自述让我感慨万分,其他的剧情已经很难引起我情感上的波动了,也许是诗给我的震撼过于大了吧。不过从广义上来说,刻是一部好的作品,尽管有各种缺点,瑕不掩瑜,不过和诗相比还是差了不少。